海蒂:追寻一个瑞士神话的足迹

她是瑞士最著名的儿童:海蒂的生活乐趣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这本小说已被翻译成 70 多种语言,并被拍成 15 部电影。然而,海蒂在全世界的成功始于美国,并传播到日本。海蒂的命运也反映了 19 世纪瑞士的移民史。更多趣闻轶事

海蒂和山羊。小说《海蒂》1882年英文初版。
1882年《海蒂》英文初版。版权 ©海蒂博物馆基金会下属的苏黎世海蒂档案馆
1881年《海蒂》第三版的封面,威廉·普费菲尔绘图。图中的海蒂与动物身处大自然中。
1881年《海蒂》第三版的封面,威廉·普费菲尔绘图 ©瑞士儿童和少年媒体研究院下属的苏黎世约翰娜·施皮里档案馆

《海蒂》讲述了一个瑞士小孤女在阿尔卑斯山上的世外桃源中找到幸福的故事,她用自己温暖的心灵和开朗的性格打动了周围的人。小说第一卷于1880年出版,一鸣惊人,令瑞士和德国的读者趋之若鹜。一年后,作者约翰娜·施皮里(Johanna Spyri,1827-1901年)又发表了第二卷。这部小说随后被翻译成六种语言,包括法语和英语。

《海蒂》不仅是瑞士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的一个瑰宝。2023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苏黎世的海蒂档案馆和约翰娜·施皮里档案馆都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从而认可了这些文献遗产的珍贵价值,并在国际上肯定了其140年来的成功历史和影响力。

众多瑞士移民的故事

威廉·克劳狄乌斯为1889年版《海蒂》绘制的插图。图中的海蒂和爷爷一起吃饭。
海蒂和爷爷。1889年版《海蒂》,威廉·克劳狄乌斯绘图 ©瑞士儿童和少年媒体研究院下属的苏黎世约翰娜·施皮里档案馆

小说的开头发生了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姨妈黛特把五岁的海蒂带到了她的爷爷那里,爷爷隐居在格劳宾登州迈恩费尔德村外山上的牧场上。黛特把海蒂这个小孤女留给了这位性格古怪的老人,自己则去法兰克福当女仆。和当时许多出身工人和农民阶层的瑞士人一样,这位姨妈背井离乡到异国他乡谋生。由于贫穷和饥饿,在1850年至1888年间,约有33万瑞士人移民国外,其中大部分人去了美国。

海蒂的爷爷被人叫作“阿尔普-约伊”(Alp-Öhi),在瑞士德语中的意思是“高山牧场上的大爷”。起初,爷爷并不欢迎新来的这个需要他照料的孩子。但海蒂很快就用她的不害怕、不认生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兴趣赢得了爷爷的心。

当黛特姨妈回到高山牧场并把海蒂带到法兰克福之后,读者才真正体会到山区的贫苦生活与移民在国外大城市里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多么巨大的反差。在法兰克福,海蒂深居在一个上层中产阶级家庭的豪宅里,她生了病。家庭医生意识到海蒂患上了思乡症,坚持要让她回到大山里的故乡。

风靡国际

秀兰·邓波儿在1937年的电影中扮演的海蒂。
秀兰·邓波儿1937年扮演的海蒂 ©《世界报》

“《海蒂》的国际化始于1884年的美国。”海蒂博物馆基金会海蒂档案馆馆长彼得·O·彼特纳(Peter O. Büttner)这样说。约翰娜·施皮里在1901年去世之前,就经历了三种不同的美国《海蒂》译本。到1936年,这部小说仅在美国就售出了两千多万册。

海蒂的大银幕首秀是一部无声电影,于1920年在美国放映。1937年由艾伦·德万执导、童星秀兰·邓波儿主演的好莱坞电影《海蒂》,是根据约翰娜·施皮里的这部小说改编的首部有声电影。这部电影对小说原著的改动非常大,公映后票房大卖,很快也征服了欧洲和亚洲的电影院。虽然影片完全在美国拍摄,但却强化了美国人将瑞士视为阿尔卑斯山中世外桃源的想象。

日本导演高畑勋1974年创作的动画连续剧《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中海蒂荡秋千的画面。
日本导演高畑勋1974年创作的动画连续剧《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中的海蒂。 © Studio Media 100

在日本,《海蒂》早在1937年的好莱坞电影上映之前就很受欢迎。这部小说于1920年首次被翻译成日语。五年后,经过改编的相关文学作品问世,标志着日本人开始崇拜海蒂。在日本,迄今为止已有超过三百种《海蒂》译本。

《海蒂》之所以在日本广受欢迎,可能还在于这部小说表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并将大自然描绘成健康快乐的源泉和崇高伟大的象征。1974年,高畑勋创作了动画连续剧《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这不仅标志着日本人对《海蒂》的崇拜达到了顶峰,也使她成为欧洲整整一代儿童心目中的小英雄。

日本山梨县的海蒂村。大花园里有盛开的鲜花和儿童游戏场地。
日本山梨县的海蒂村。 © Wikimedia Commons

高畑勋于2018年4月去世。生前,他曾前往瑞士考察施皮里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并从阿尔卑斯山的风景中获得灵感。

如今,游客可以参观日本山梨县的海蒂村。

低调的名人

约翰娜·施皮里的照片。
约翰娜·施皮里 ©瑞士儿童和少年媒体研究院下属的苏黎世约翰娜·施皮里档案馆

约翰娜·施皮里是瑞士作家里读者最多、作品译本也最多的第一人,但人们对她却知之甚少。她认为向外人透露自己的个人底细并不合适,并规定在她去世后必须销毁她的全部私人遗物。这可能是因为,当时上流社会的女性如果公开曝光自己,会遭人鄙视,尤其是她的丈夫伯恩哈德·施皮里(Bernhard Spyri)还是苏黎世市政府秘书长,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职务。

约翰娜·施皮里生长于苏黎世附近的山村希尔泽尔(Hirzel),婚后定居苏黎世市,在那里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并创作了《海蒂》。

约翰娜·施皮里发表了大约50部文学作品,其中包括32部儿童书籍——尽管她在44岁时才开始写作。